股票配资知识网_a股股票怎样加杠杆_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门户 家书中的李可染:我不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
你的位置:股票配资知识网_a股股票怎样加杠杆_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 > a股股票怎样加杠杆 > 股票配资门户 家书中的李可染:我不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
股票配资门户 家书中的李可染:我不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
发布日期:2024-08-08 09:57    点击次数:130

“艺术需要无止境的时间和力量来培养,何况我又是一个身体不好事情颇多的人。为了这个缘故,我平常极少写信,这事使我的亲人朋友都在怪我。实际我对一些亲人朋友常常都在记挂之中。”

在给女儿李玉琴的信里,艺术家李可染展现了柔软的一面:面对病痛的愁苦;面对正在攀登的艺术高峰,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面对亲友,记挂在心但又满怀愧疚的心情。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李可染正在直面改革水墨画的世纪命题,与此同时,他的人生也随着时代的波涛而起伏。这一时期,他给子女写了很多信。这些书信经历数十年的岁月被保存了下来,当艺术史研究者丛涛读到这些,他意识到自己获得了解读艺术家作品的密码,一个新的展览在他脑海中成型。

丛涛相信,从艺术史研究的角度,文字资料与绘画作品同样重要。“艺术毕竟是视觉对象,它能传达的东西是有限的。艺术最后还要回到人身上,其实都是对人的理解。而从这些文字里,从这些边边角角的材料中,最容易看到一个人的真性情。”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保存和发掘这些文献资料,正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像李可染这样的近现代艺术家,在他们的家属那里,其实保留着很多书信、文献。这些都属于私人物品,如果没有系统的整理、深入的研究,就不能转化成公共知识并被进一步研究。我们做历史的很清楚,如果不通过展览、出版进入公共领域,它们或早或晚一定会消失。”

“濡染家风:李可染家书中的艺术与人生”于5月30日至7月26日在上海国际信托外滩111艺术空间举行。展览以艺术家写给子女的家书为主线,结合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勾连起他的人生轨迹和艺术创作,展出的作品、信札、手稿、照片等文献资料,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向公众呈现。

“对于子女来说,他就是一个父亲,通过家信,大家可以看到他也会烦恼,也会有压力,也会絮絮叨叨。”在展览的开幕现场,孙女李冬梅这样描述家人眼中的李可染。或许对于家人来说,相比价值连城的画作,艺术家留下的记忆更加弥足珍贵。对于公众来说,或许同样如此。

从徐州到上海

“100多年前,我的曾外祖父苏少卿和祖父李可染不约而同地离开家乡徐州,来到上海。苏少卿加入了上海最早的文明戏社团开明社,李可染则投入上海美专求学。他们曾经在上海的居所——金陵东路笃行里,距离我们今天的展览地点不到1.5公里。”在展览开幕式上,李可染孙女苏蔓薏娓娓道来,让现场观众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李可染1907年出生于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少年时期的李可染,无拘无束地流连于民间游艺场所,酷爱戏曲和绘画。他16岁进入上海美专学习,22岁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部。在杭州,他加入了鲁迅支持的青年美术团体“一八艺社”,成为一名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青年。

在上海美专学习期间,李可染结识了担任兼课教师的苏少卿,后者是戏曲评论家、著名的京剧票友。回到徐州以后,李可染积极参加苏少卿组织的京剧票友活动,由此认识了他的女儿苏娥。苏娥同样是能戏擅画,共同的志趣让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1931年,二人在西湖成婚,并在徐州度过了六七年的幸福时光。

展览前半部分的核心位置,复现了徐州李可染旧居的书房,令观众沉浸于艺术家早年的生活氛围中。墙上悬挂着艺术家与家人的照片,也有苏娥的画作。苏娥曾在新华艺专学习,她的一幅静物花卉水彩画正对着书桌,令整个“书房”洋溢着娴静淡雅的气息。围绕着这个小小的空间,还有李可染的生平、子女的回忆,扫描展墙上的二维码,能听到家人录下的作品语音导览。

李可染的长子李玉双在徐州老家待的时间最长,在他的记忆里,奶奶是个有智慧的女人。她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喜欢听戏——徐州梆子、拉魂腔。她会剪纸、做鞋衲底,从中展现出来的创造力,就像是一个民间艺术家。她也会带着李可染看戏,鼓励他画画。

“这其实一点不逊色于我们今天的理念。”丛涛对于李可染母亲的教育方式深有感触,“我们今天觉得要给孩子好的教育,要多补习功课,家庭给李可染的教育特别简单,就是尊重你的天性,鼓励你为了自己的爱好去付出。这种最朴素的东西其实最重要。”

苏娥因结婚生子中断了学业。1937年,她想继续求学,带着子女回到了上海,也与久别的父母重逢。《归途》是她记录这段旅程的手稿,从中我们读到一位民国知识女性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也更真切地认识了李可染口中这位“唇红齿白、亭亭玉立”的女子。

“汽笛一响,我们说了声再会,火车就慢慢地蠕动了。玉琴说,爸爸不去吗?”

“玉琴也不愿下来,只是坐在我的身上,她问我‘妈妈上哪去’,我说‘到外奶奶家去’。唉我的母亲呢。母亲呀,你现在是怎样了?”

“火车啊,为什么今天你走得这样慢呢?”

不久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可染到上海与妻儿道别。同当时很多热血青年一样,他决定前往武汉,为抗战宣传出力。随着战局的进展,他辗转武汉、长沙、桂林、重庆,沿路创作了200多幅抗日宣传画激励民众。在另一边,日寇占领下的上海,苏少卿一家生活艰难。苏娥于1938年8月因伤寒去世,年仅29岁。远隔千山万水的李可染在一年多之后才得知苏娥的死讯,恸泪遥洒,从此得了严重的失眠、高血压。为表达国仇家恨,他创作了宣传画《是谁破坏了你快乐的家园?》。

舐犊情深

在儿女心中,李可染一直是“伟大的父亲”形象。1950年代,李可染决意变革中国画,为此走遍山川湖海。这一时期,他的子女们正在十几二十岁的青春年月,他们也随父亲的艺术变革之路成长,这段经历对他们的人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身处不同的城市,通信成为后来父亲与子女的主要交流方式,李可染喜欢收到孩子们的来信,他也会给孩子们写长长的回信。

“自你母亲死后,我有一段很长的时间精神极度愁苦,并且身体也病了(失眠、血压高快廿年了,已成为了我的长期疾病)。同时,经济情况也很困窘,因之对你的生活没有照顾,这是我心里时感愧疚的。其实咱们父女之间是没有任何嫌隙的。那时在你外祖父和大姑姑的信上知道你情况很好,这都使我欢喜。”

在写给玉琴的信中,李可染袒露了自己曾经面临的困窘,也因未能充分尽到父职表达了愧疚。在时局逐渐平稳的当下,他通过书信积极地更新彼此近况,也表达了作为父亲的关切。

“你自幼因环境关系,没能好好读书,这应该说是很遗憾的,现在你既有志于在戏剧艺术上做进一步的学习,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现在你就可向希望报考的院校要招生简章,准备报名戏剧学院校的大学部某一科系,或考戏曲学院的编导训练班,甚至考其他院校的文科哲学,都随你的志愿。”

李可染的儿女受到父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拥有了各自的兴趣爱好。李玉双(玉霜)喜欢绘画,苏玉虎喜欢戏剧,李可染鼓励他们随兴趣发展,就像他的母亲曾经鼓励他那样。玉虎想要考学进修,他表达了全力支持,并提出了具体而实用的意见。

在展墙上,有李可染写给玉双的一幅字:“力戒畏缩因循,努力学习毛主席思想,努力争求进步。”在充满时代特征的表述中,艺术家透露出超越时代的坚持。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李可染一度无法画画,但面对正处于求学和立业中的子女,他始终强调要走正路、下苦功,鼓励子女不放弃。这个信念贯穿在他写给子女的书信中,也是他自己面对艺术的态度。

展览现场有一张1959年全家人在北京相聚的照片,在他们背后的墙上,是李可染给四个子女各画的一幅牧牛图,这几幅作品现在依然珍藏在每个人的家中。

“李可染从抗战时期就开始画牛,”丛涛解读了牧牛图之于李可染的多重意义,“一方面是舐犊情深,另一方面是源于乡间经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牛是中国农业生产里边最重要的劳力,它吃苦耐劳,在李可染看来,牛是一个自我形象的化身。李可染一生在中国画里所下的苦功,以及那种倔强,明知道这件事情很难,但是要走下去的倔强,其实都跟这个意象有直接关系。”

艺术的新生

李可染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与张仃、罗铭一起背负画具,开启了漫游中国长途写生的旅程。他要将西方“定点写生”的逻辑跟中国画“师造化”的传统结合到一起,从自然当中重新找到中国画创新的可能性。“改造的第一步是什么呢?”丛涛解释道,“找回自己的眼睛和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借一个古代人的眼睛去看山。”

在1962年的《兴坪江边》中,他借鉴和吸收了西洋画中对明暗的处理方法,以淡墨积染、留白等方式,描绘出“逆光山水”的效果。在积累了足够多的写生之后,李可染又回到书房,重新回到中国画的语言体系里面,将其提炼成自己的高度程式化的语言。1971年,李玉双前往湖北丹江看望父亲李可染,许久没有画画的父亲为儿子亲自示范了一幅《漓江》,父子二人共同加墨完成了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李可染不再采用居于一隅的取景方法,而是将山与水的映照、山峦之间的穿插组合,以及舟行其间俯仰周览、前顾反瞻的综合效果作整体表达。1973年,同样构图的作品更加简洁凝练,蜿蜒的江水不仅连接了远近不同的山体,也使画面产生出纵深的空间。这样描绘祖国山河的作品,既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也与中国传统的诗境遥相呼应。

李玉双与父亲一样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艺术的理念,父亲会亲自传授儿子作画的技艺,儿子也在很多方面对父亲的创作提供了支持,在他遇到困扰的时候,提供自己的意见。

“从5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他经历了起起伏伏、波澜壮阔的人生。忍辱负重的时候也有,殚精竭虑的时候也有,在整个过程中,家人一直都在默默地陪伴他。我觉得,这对老爷子也是很大的一种精神支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李冬梅这样表示。

不画画的时候,李可染通过书法磨炼基本功,他自创了“酱当体”,这种字体源于旧时酱园招牌上工匠所写的大字,笔势格局,重如碑拓。展览中穿插着李可染的书法作品,“天道酬勤”“俯首甘为孺子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些收藏于家人手中的墨宝,既是他对于子女的期许,也是艺术家一生的写照。

这是一个充满细节的展览,展览画册中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对一个人,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其实你对他的理解就越深刻、准确,”丛涛总结说,“如果只有那些画,没有背后的故事,比如回忆里那些李可染调皮的、聪明的东西,你就没法理解他最后的那句话:我不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一个苦学派。”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朱洁树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相关阅读 回望中国动画百年历史:《铁扇公主》给手冢治虫带来勇气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再次搬家,在人民广场西侧威海路48号的民生银行大厦重新开馆,“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是开馆展览的主题。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5-23 10:54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于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开幕

05-21 15:38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7月再启幕,欢迎中国艺术旅行爱好者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性艺术节,是日本地域型艺术节的先驱,第九届艺术节将于今年7月13日~11月10日举行。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05-16 11:36 中法合作舞剧《西游》,通过悟空展示人的克制与修炼

“这不仅是一次国际合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精神探寻的创作。”王亚彬告诉第一财经,尽管《西游记》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他们仍想在舞剧中传递新的意义。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5-13 15:18 聚焦品牌新质力量 2024中国品牌日汇聚企业创新实践

第八届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开幕在即。今年的企业展区将汇聚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与行业翘楚股票配资门户,重点展示有关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实践。

05-09 12:0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